杭州萧山湘湖家园北门口,有家理发店。年前记者去拜访了一次,地方不大,生意不错。那么多顾客跟店老板交流,都只用手势。
理发店位于小区北门里面,没有门头,没有旋转灯,只在铁门上贴了两个字,理发,店主人姓丁。
(资料图片)
店里正好有顾客。记者观察了一下,理发店面积不大,可能只有10平方,摆放着一面镜子、几把椅子、一个只能坐着洗头的池子,以及简单的理发工具。
镜子上贴着一张A4纸:“无声发室,文字交流”。
整个理发过程中,只能听到电推子的嗡嗡声,和剪刀的嚓嚓响。
顾客:之前来过几回,感觉挺好的,就是正常的理发。
记者:理个发多少钱?
顾客:16元吧。
送走这位顾客,丁师傅总算能歇会儿了,他在手机上打字,说一上午就来了8位顾客,都赶在年前来理发。记者正打算跟他好好聊聊,那边手机就响了,一位老顾客发来短信,说想来店里理发,丁师傅只是简单回复了一个“在”。
短信刚发过去,来了新客人。
记者:这头发也不长啊。
顾客:光头啊。
记者:要剃光了是吧?
顾客:剃光。
这位大爷告诉记者,来丁师傅这儿理发已经好几年,现在只要打个手势,甚至一个眼神,丁师傅就能明白自己的需求。
顾客:这个是他自己家的车库,自行车库,自行车库方便点,没有时间,就在这里剃。
大爷前脚刚走,刚才短信预约的客人到了,进店坐下,同样是几个简单的手势,点点头,丁师傅就懂了。
顾客:我以前也不知道他会理发。
记者:以前就认识啊?
顾客:认识,小的时候认识的,他年纪大一点,我年纪轻一点,他老妈跟我老妈一起上班的。
大哥告诉记者,后面丁师傅去了聋哑学校学习,两人就没怎么见过面,没想到丁师傅后来又学了理发这门手艺,自己也就成了他的顾客。
顾客:别的地方刮胡须不会刮的,现在刮胡须的人很少了,你到店面房那边,他们不会刮的。
再看那张A4纸上,顾客们留下的字,有说自己理发需求的,有给丁师傅鼓励的,说价格便宜态度好,还有要包年的。
生意实在太忙,丁师傅自己没能和记者沟通太多,可单从顾客这里,我们已经了解到,关于这家无声发室的许多事。
丁师傅后来抽空告诉记者,之前在厂里工作了30年,又在理发师父那干了7年,退休后才开了这家理发店,主要是给邻里街坊提供方便。
丁师傅:客人来理发,为他们服务,价格便宜,祝新春快乐,下次努力理发技术。
(1818黄金眼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